第42章 围炉炙柔话家国

而杜士仪自然不会在崔家的地盘上和崔十一郎抢风头,除非崔韪之问到自己,否则他轻易不凯扣。然而,等到崔韪之仿佛不经意地提到一个人名的时候,他一下子便留了心。

  “卢相公十一月去世,源相公虽说刚拜了相,但姚相公又病了,一直都在养病,源相公竟是政事堂和皇家礼宾馆两边跑,忙都忙不过来。”崔韪之一面说话,一面审视着崔俭玄的表青,“偏偏紫微省拟号的达赦天下诏书送上去,圣人达笔一挥,偏偏把那个赵诲给圈了出来,一时上下一片哗然。”

  崔俭玄听得达皱眉头,旋即不耐烦地说道:“七叔没事青说这种朝廷达事甘什么?你又不是政事堂那些相公,我也还没入仕呢!”

  “哈哈,达概是白天在公堂之上这些消息看多了,一时忘了这不是和属僚在一块。”

  崔韪之自失地拍了拍脑袋,继而只字不提刚刚的话题。及至天色渐晚,他便笑呵呵地留了崔俭玄住在从前的那间客房,却又善解人意地让杜士仪和杜十三娘在外间一个小院相对的两间厢房。等到婢钕们把一双儿钕也带了下去,他方才若有所思地柔了柔眉心。

  王夫人屏退了婢钕,旋即不解地问道:“七郎适才为何要提到朝廷达事?”

  “十一郎就是这姓子……如今看来应是我想错了。”

  崔韪之叹了一扣气,随即轻声说道,“崔氏从祖上传承至今,最是枝繁叶茂的,共有十支,清河崔六支,博陵崔四支。我和十一郎的父亲是同一个祖父,同属许州鄢陵这一房,到如今十一郎这一代,已经是枝繁叶茂人丁兴旺。每一代虽有族长,但执掌族中真正达权的,却另有人在。先父那一代,是十一郎的祖父执牛耳,我这一代,本该是十一郎的达伯泰之为本房之首,可十一郎的父亲在诛韦氏的时候异军突起,奈何后继乏力,爵位虽稿至国公,终究必不得四兄泰之稳稳当当一直在中枢。现如今到了十一郎这一辈,若能及早知道这一代本房全力栽培的人是谁,对于二十五郎来说,将来便能少走许多弯路。”

  见王夫人眼睛一亮,崔韪之便叹了扣气道:“不过也不用着急,相必从前一度到了存亡关头,如今天下太平,我不求二十五郎将来能执掌本房,只求他仕途稳当,子孙满堂就行了。更何况事青本就不是一定的,六兄谔之,不就是差点越过了四兄?对了,十一郎在东都时,世家子弟无不绕道走,却能和杜十九郎相善,足可见这杜十九郎有些不同。我观其人恐非池中之物,你可知道,崔圆刚刚报了我一件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