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捷报传入北京,孙传庭接到密旨。

  紫禁城,乾清宫内。

  “万岁爷,乃真龙天子。天纵圣明,德合乾坤。文韬武略,远超汉武唐宗。”

  魏忠贤穿着大红色斗牛服,跪在朱由检面前,帮他捏腿。笑吟吟的背诵手下“五虎”李夔龙,给他写得一片文章。

  “仁德睿智,并耀尧舜禹汤。”

  “御宇以来,四海升平。轻徭薄赋,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使天下咸仰圣德。”

  “万岁爷,武功赫赫,威震八荒。恩威并施,四夷臣服。”

  “老奴愿万岁爷圣寿无疆,使日月所照,皆为明土。”

  朱由检穿着丝绸里衣,躺在黄花梨木雕龙躺椅上。听完这番话,缓缓转过头,注视着魏忠贤。

  这种话,居然从魏忠贤的嘴里说出来?

  “魏忠贤,文采不错。谁写得?该不会是...温体仁?”朱由检缓缓坐直身子,似笑非笑的问道。

  魏忠贤闪过一丝尴尬,老老实实的回答:“回禀皇爷,是...李夔龙。”

  “皇爷,虽然文章是李夔龙写的。但是,这就是老奴的肺腑之言。”

  “每一句话,都是老奴。对皇爷的赤胆忠心。”

  魏忠贤说道这里,还举起右手食指和中指,发下毒誓:“我魏忠贤,对天发誓。此生此世,誓死效忠皇爷。如有背叛,天打五雷轰!”

  “让我魏忠贤,千刀万剐。受万箭穿心之痛。”

  朱由检嘴角压不住的笑容,这就是大明“九千岁”的能力。

  这就是自己,最棒的黑手套啊。

  朱由检伸出右手,轻轻捏住魏忠贤的鼻子,戏谑的笑容:“好了,不要拍马屁了。”

  “朕需要,忠诚.能干事的人。”

  朱由检轻轻拍打,魏忠贤的左脸:“能力可以没有,但是忠诚...是排在首位。”

  “万岁爷。有喜事呀,老奴特意过来。给你报喜。”

  偏偏这个时候,王承恩匆匆忙忙,跨过门槛。走进乾清宫。

  魏忠贤连忙低下头,用头杵地,什么话都没有说。

  朱由检缓缓站起身,光着脚踩在,柔软的羊毛地毯上:“什么喜事?王承恩,你脸上都笑出菊花了。”

  “回禀万岁爷,孙传庭麾下的将领。就在刚才,回京了。还带着几千匹战马。”

  王承恩连忙弯着腰,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来到朱由检身边,伸手搀扶着皇帝。

  朱由检愣了一下,转过头瞥了一眼:“哦,这到是喜事。解了燃眉之急。”

  “算算日子,方正化也快到苏州了吧?”

  原来,朱由检在8天之前。让方正化,秘密离京,前往苏州传密旨。

  方正化只带了两个锦衣卫缇骑,不能住在驿站。

  王承恩回过神来,躬着身子:“是,时间差不多。”

  朱由检走出去,来到乾清宫的殿门。双手放在背后。

  守卫乾清宫的腾骧四卫士兵,看到陛下走出来。连忙双膝跪地在地,朝着朱由检伏地叩首。

  魏忠贤连忙站起身,匆匆忙忙从龙塌上,拿起一件羊皮大氅。一路小跑来到朱由检身后。

  魏忠贤小心翼翼,把大氅披在朱由检的肩膀:“万岁爷。外面风大,现在正值雨季,经常下大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朱由检披着羊皮大氅,跨过门槛,走了出去:“你们两个,都陪朕走走。”

  “紫禁城这么大,朕还没有走完。”

  王承恩连忙跑出去,朝着外面伺候的小太监:“快!通知下去,御马监.巾帽局.兵仗局.内官监.这些衙门。”

  “眼睛都方亮些,别惹怒的皇爷。”

  .....

  北京,德胜门外。

  一名天雄军的士兵,背上插着两根令旗。胯下的普通战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都让开!陕西八百里急递!呈阅陛下!”

  “军国大事,天雄军捷报!!”

  这名天雄军士兵,右手拉着马缰绳,左手挥舞马鞭,抽打马屁股。

  一路上畅通无阻,大量的百姓和富家公子,纷纷避让。

  通政司.北京六部衙门,还有内阁在第一时间,全部都收到了消息。

  武英殿,内阁值房。

  秦良玉和孙承宗.王世忠内阁阁老,不由得面面相觑。

  王世忠表情严肃:“这封捷报。应该是,西安叛逆谋反的秦王。”

  “秦阁老,这可是好消息啊。卢象升,发来捷报。”

  “这就证明,西安已经攻陷。造反的朱谊漶,已经被满门抄斩。”孙承宗穿着一品官袍,头戴乌纱帽。右手挽起颌下长须。

  秦良玉不由得,长舒一口气,坐在中间的堂座下:“陕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