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全部抓走

  而与此同时,灵真观中。

  李承翊想知道的答案,就坐在苏照棠对面。

  听完来龙去脉,静严道长沉默许久,拿起毛病。

  她道:“当今圣上,笃信道教,予贫道奏疏直递之殊荣,却有明言,不可干政,只可议仙家之事。

  若照你这般做,恐惹祸上身,你怎知贫道会帮你?”

  “不知道。”

  苏照棠语气无奈:“科举为我大虞择良才,亦为寒门学子踏入仕途的唯一途径。

  若此路被权贵掐断,国将不稳,妾身虽为女子,亦无法置之不理,只能倾力一试。”

  “好一个倾力一试。”

  静严道长动容:“苏娘子心怀家国大义,丝毫不比男子差。

  此事既发生在灵真观,贫道便是为门下女冠浮萍,亦无法置之不理。”

  说到这里,她不做犹豫,提笔书写奏折。

  苏照棠静静看着,不再出声。

  她远没有自己方才说的那般无私。

  之所以如此行事,无非是知道,前世科举舞弊案,正是靠眼前的静严道长,以一己之力爆出。

  可惜新皇上位后,静严道长因不慎毁坏了新皇的炼丹炉,而被剥夺观主之位,流放千里。

  如今想来,所谓的毁坏炼丹炉,不过是新皇为行报复之举,随便找的借口罢了。

  新皇,便是科举舞弊案的罪魁祸首。

  前世,因着十三皇子、信王、秦王等一众出色皇子相继亡故,最终继位的,是睿王。

  这位睿王,在登基之前声名不显,以至于她竟不知其人在皇室子嗣中排行第几……

  苏照棠沉思的功夫,静严已书写好一份奏折封好。

  “贫道密疏直奏,陛下在早朝时,就能看到这封帖子。就看苏娘子如何将浮萍,平安带进城了。”

  苏照棠闻言弯眉一笑:“这个简单。”

  当晚,一辆马车匆匆驶离了灵真观,堪堪赶在宵禁结束赶到城门,城门守卫只简单查探,便立刻阻拦。

  只因车上乃是处在“弥留之际”,急着归家发丧的礼部侍郎,崔大人。

  待得城门前来往人多起来,苏照棠才向灵真观借了一辆马车,慢悠悠地往陆宅赶。

  “啪!”

  李承翊一鞭子挥在马上,看着天色越来越亮,背后车帘内却寂寂无声,不禁发问:

  “苏娘子,就不担心浮萍道长吗?”

  “自然担心。”

  马车内传出女子不急不缓的话:“所谓尽人事,听天命。

  妾身已尽力而为,接下来如何,只能看老天爷究竟站不站在浮萍这边了。”

  李承翊目光微凝,苏照棠这话的意思,是她已经叫人帮了浮萍?

  可他并未见苏照棠有过任何传信之举,难道是在灵真观内所为?

  她又能传信给谁?

  高淮?瑞阳长公主?还是那位御史夫人王氏?

  王氏与苏照棠关系不算亲近,只能算认识。

  皇姑母行事向来谨慎,虽对她态度有几分异常,但还不至于掺和进这等麻烦事里。

  这三人中,最有可能帮忙的,就是高淮。

  高淮混迹官场多年,当真会因为苏照棠一句传话,就愿意冒险?

  李承翊拧着眉,越想越觉得不妥。

  在马车驶入陆宅后,他立刻唤来逐雀。

  “去给小十三传信。”

  让小十三帮浮萍一把,就当他为前世的自己出头了。

  ……

  另一边,浮萍从崔岩马车底下的暗格爬出来后,顾不得满身狼狈,直奔承天门,拿起鼓锤,猛敲登闻鼓。

  咚!咚!咚!

  厚重的鼓声激得门监卫一个激灵,立刻什么瞌睡都没了,起身往外看去。

  这一看,顿时让他瞪直了眼。

  而与此同时,老皇帝手中抓着一张奏折,从后殿走出,落座。

  他面无表情地听着各级官员奏请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眼中怒气愈来愈盛。

  没等殿下官员说完,他忽然道:“诸位爱卿,可听到什么声音?”

  百官面面相觑,皆是一脸茫然。

  很快,有人答道:“陛下,而今我大虞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想来定是万民赞美之欢呼,传于殿来。”

  老皇帝当即冷笑:“可是朕怎么听到,这外面的登闻鼓在响?”

  官员脸色剧变,不等跪下,就见陛下摔来一物,砸得他头破血流!

  “好好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